标王 热搜: led    led)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技术文章 » 正文

分析手机“全息影像”是怎么实现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9-21  来源:腾讯数码  浏览次数:12
核心提示:最近一款全球首款全息手机上市,那么究竟什么是全息功能、在手机上又是如何实现的?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传统意义上的全息概

最近一款“全球首款全息手机”上市,那么究竟什么是全息功能、在手机上又是如何实现的?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传统意义上的“全息”概念。通常来说,“全息显示”泛指全息投影技术,由英国匈牙利裔物理学家丹尼斯·盖伯在1947年发明,并在197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开始,全息投影仅应用在电子显微技术中,直至1960年激光技术被发明出来之后才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在这里,我们不讨论全息投影复杂的技术原理,仅就直观的效果来说明。简单来说,如果你看过《星球大战》、《阿凡达》等著名的科幻电影,就不难发现“全息”技术的概念。基本上,就是将视频内容以身临其境的3D效果展现在你面前,而不仅仅是局限在屏幕等设备中。

    全息技术并非仅存在于科幻电影中,事实上已经被应用在电视广播、娱乐等专业领域。比如土耳其总理曾借助全息投影技术发表公开演讲、日本的虚拟偶像“初音未来”便以全息影像现身演唱会、著名摇滚乐队X-Japan曾在复活演唱会中使用全息技术“复活”了自缢成员Hide等等。当然,由于造价高昂,全息影像技术显然还没有到达普通的消费市场。

    那么,所谓的“全息手机”呢?显然,技术和成本限制,现阶段无法让手机投射出真正的全息3D画面,但不能否认它是一个极好地尝试。比如TAKEET1全息手机,通过前置景深式摄像头,来追踪人眼视角位置,并通过软件优化图像,形成具有指向性的成像效果。同时,通过专用配件,增加摄像头的数量,来实现浮空操作,可以使用手指在悬空状态下进行“切水果”等游戏,实现类似全息影像的效果。

    亚马逊在今年推出的FirePhone实际上也采用了类似的技术,通过在手机前面板内置5颗摄像头来追踪用户面部及眼球位置,实现所谓的“动态视角”功能,图像具有一定的临场感,减少了此前裸眼3D屏幕造成的眩晕和不适感。

    当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目前手机的“全息图像”并非是真正漂浮于空中、栩栩如生的3D投影效果,这是大家需要注意的。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全息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最终集成在微型电子设备上,就像科幻电影中那样让我们可以随身携带使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粤ICP备14069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