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led    led)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战略 » 正文

围猎三四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7-12  来源:世界经理人  浏览次数:5
核心提示: 想知道碧桂园跻身千亿俱乐部的秘诀吗?看看其总裁办公室墙上挂的何物就知道了。  在碧桂园总裁兼执行董事莫斌的办公室墙上有
 想知道碧桂园跻身千亿俱乐部的秘诀吗?看看其总裁办公室墙上挂的何物就知道了。

  在碧桂园总裁兼执行董事莫斌的办公室墙上有一幅字:建老百姓买得起的好房子,与莫总共勉。这是在2010年,莫斌上任后不久由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亲自题写。

  这事关碧桂园的命运。今年前四个月,快速萎缩的市场需求和大量库存让大多数房地产商寝食难安,不过碧桂园、恒大和万科等标杆龙头房企依然保持着增长的势头。碧桂园更是以销售额同比大增78.1%的速率位列行业第一。

  让碧桂园黑马成色十足的主要原因是其侧重于刚需市场。在其他房企转攻一二线城市地产市场之时,碧桂园却以大盘开发模式,紧盯三四线城市,甚至五线城市地产市场。2013年,其销售额从476亿元一举跨过千亿元大关。而同样的成绩,万科和恒大用了3年时间。

  “碧桂园进军全国后,也是从三四线城市做起,我们有一套驾轻就熟的开发经验。不管是品牌还是质量,碧桂园在这些城市都可以做到名列前茅。” 莫斌对记者说。他表示,今年5月开盘的湖北大冶和广东梅州丰顺两个项目依旧出现了“日光”现象。这在今年惨淡的市场行情下,显得极为罕见。

  不过,碧桂园引以为豪的大盘开发模式与三四五线城市疲软的需求构成一对矛盾。去年,碧桂园启动全员销售模式,并动用社会各种网络助推营销,这成为其一跃而过千亿元的主要推手,但由此也带来各项费用大幅增加。在2013年,碧桂园的净利润只剩下了85.1亿元,而恒大和万科则分别达到了137亿元和151.2亿元,这让外界对其持续增长能力产生质疑。

  但快速增长并不是碧桂园的传统风格。1992年,杨国强创立了碧桂园。那时,已有8年历史的万科正在东南沿海城市攻城略地,而恒大集团则在5年后成立,三家地产企业从一开始都是立足于广东省本地。2006年,恒大开始布局全国,两年后碧桂园才迈出这一步。2008年,房产调控让大多数地产商都受到重挫,但万科和恒大依然在国内市场高歌猛进,而碧桂园基本退守回广东本土,直到近年才重拾扩张老路。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地产行业周期性波动,大部分开发商都练就了一套因势而动的战术动作。比如,万科渐渐移情商业地产并与银行联姻,恒大在经营地产的同时,还押 宝足球产业并卖起了矿泉水,其他开发商的应对套路更是异彩纷呈。与之不同的是,碧桂园在国内外地产市场依然我行我素地盖房子。

  弱市之道

  碧桂园的商业逻辑十分简单。“碧桂园在三四线城市发展,但并不排斥一二线城市,哪里有合理的利润企业就会到哪里去。”莫斌说。

  事实上,碧桂园从2012年起加快推进标准化建造,所有的高层洋房都精装修出 售。国信证券地产分析师方炎向记者表示,碧桂园每开发一处楼盘,通常都会营造非常优美的园林风景,有的地方完全就是欧洲小镇的翻版。这是很多国内开发商都做不到的。为此,碧桂园连续两年对施工质量又快又好的单位进行奖励,甚至打出了“与施工单位是一家人而不是一伙人”的口号。莫斌说,2013年马来西亚柔佛州苏丹(州最高元首)在参观了碧桂园马来西亚项目后,被那里的园林艺术所吸引,决定把自己皇宫园林的升级改造计划交给碧桂园。目前碧桂园已经特批了一批劳务输出到马来西亚。

  次年,碧桂园全面启动“极致营销”策略,鼓励员工和客户朋友圈的人卖房子。他们将北方客户拉到海南岛,将南方客户请到山东,还让国内客户到马来西亚项目现场体验。经典案例是,2013年,碧桂园在土壤条件不好的兰州建造的一个绿洲式社区一天就卖出了50亿元,创造了行业纪录。莫斌表示,今年碧桂园还将深化全民营销,引入代 理制度,利用一切资源销售房子。

  “碧桂园的产品竞争力是在今年弱市胜出的决定性的因素。”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向记者表示。他认为,碧桂园有的楼盘精装修价格比其他毛坯房还便宜,这对区域型中小开发商的杀伤力很强,可以把当地市场的目标客户一网打尽。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粤ICP备14069517号